课件设计的四个层次

有些老师对课件的一般理解:课件就是稿本(照着念)、或版书(少写几个字)的替代品,它和教学的目标:促进认知,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!在这种理解之下,课件对于教学而言只是“打酱油”而已——有它确实有点用,没它差别也不大。

要设计好课件,必须要建立起正确的“课件设计观”:课件的核心目标,并不是帮助老师“讲”课、更不是美观与否,而是能否“促进认知和学习参与度”。然后,我们围绕“促进认知和学习参与度”的核心目标,就可以把课件设计分为4个层次,自底层向顶层依次为逻辑设计、视觉设计、艺术设计、互动设计,如下图:

课件设计的四个层次

第一层次 逻辑设计

好的课件,必须具备强大的逻辑!这是一切优秀课件的基石!

这一层次,首先跟教学设计密切相关:关注知识本身的陈述逻辑,讲哪些知识,怎么讲,先讲什么、后讲什么等等。这当然是老师的教学基本功,此不赘述。

其次,在逻辑设计中还必须要明确每一页的“认知任务”到底是什么?

在第一个层次中,老师们一定要知道:

课件中只放对认知目标产生关键影响的内容,口头语言内容不能放,

因此,课件设计的第一步,就是删字!关键字突显!并且要合并同类项——以减少单层的信息量!把关键的认知目标和逻辑上的层次结构突显出来。

第二层次 视觉设计

第二层次的核心目标是:

利用视觉的优势与特点,促进高效认知。

在第二层次,我们至少需要做如下两件事情:

1.文字进一步删减,由整句精简到关键字(或短句)。

2.为文字内容增加一个“标题”,以便做到“意义引领”。

老师们一定要清楚:碎片化,是认知的大敌! 所以,我们不仅要把碎片化的信息形成结构,而且还要进一步采用一些技巧,进一步降低大量碎片所带来的认知负荷。

第三层次 艺术设计

有了以上两个层次的设计,就已经基本这到促进认知的目标了。

如果您的精力有限、对课件要求“实用”即可,做到这里就已经OK了!

如果您还有更高的要求,希望课件页面更加美观,用“美”来吸引眼球、激发情感、进而促进认知,那么就需要上升到第三层次了。

美,咱们普通人很难去追求。不过,如果遵循一定的固定“套路”,确实可以提升“美感”。

第四层次 互动设计

互动设计是课件设计的核心,它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。设计时应结合各种互动元素,如模拟实验、虚拟角色扮演、拖拽练习、分支情景以及即时反馈等。互动设计最后一个关键步骤是测试和评估。通过向一小群目标学习者提供课件,并收集他们的使用体验和学习效果的反馈,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改善之处。

互动设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主动学习的平台。

发表评论